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四十五章 左右英武

關燈
李適就當前朝中的局勢,仿佛閑話一般,東一鱗、西一爪地告知李汲——因為他竭力表現得是把李汲當朋友,而不是心腹部下,所以有些話不能說得太過明白,太過深入,且以李汲的微末之身,說系統了也無益處。

李汲“嗯嗯啊啊”地搭著腔,仿佛只是聽笑話罷了,實際上一字一句,皆藏入心,於其中缺漏處,打算隔兩天去拜訪李棲筠,再細細打探一下。

話說如今的朝局一塌糊塗——皇帝不怎麽管事,由閹宦決斷政務,宰相除李峴外都只不過伴食罷了,這還怎麽可能好啊——幾乎半數高官都私心畢露,各方貪欲相互糾纏,有如亂麻,根本就理不清頭緒嘛。李汲甚至於試想,倘若我或者李泌來執政又當如何啊?反覆考慮的結果,除非把李輔國以下無論權閹還是朝官,砍掉一大半兒,重新遴選和增補人員,否則不可能有絲毫的起色。

但對於李豫、李適父子的際遇,他基本上倒是聽明白了。

李豫遷入東宮後,鳥籠子雖然寬大了點兒,華麗了點兒,但他的處境卻只有更加艱危、困窮,最主要是沒人可以說話,商量事兒啦。原本身為親王,對於王府僚屬在一定程度上還擁有自聘權,如今晉位皇太子,則東宮屬吏,例由朝廷任命,他壓根兒就插不進一句話去。

也不知道是李亨的授意,還是李輔國的謀劃,久久不肯遵從律例填滿東宮,至於太子左右衛率、親府、勳府、翊府等等,更是連影子都沒有。抑且新任東宮官吏,多是些皓首窮經的飽學宿儒——說白了,空有滿肚子學識,卻沒有實務能力,抑且在官場還混得不怎麽如意——每日唯知督刻李豫讀書……

或許他們認為,皇太子嘛,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忠孝節義的大道理,至於治國之策……皇帝還在呢,有你啥事兒啊?而且吧,即便將來李亨千秋之後,李豫登基,也不用真正治國,不是還有李輔國在呢嘛。

由此,李豫只能跟老婆孩子一起在東宮畫地為牢。

當說起這些事兒的時候,李適忍不住發牢騷,因為太子正妃崔氏不久前便已病逝了……

崔氏家族就此徹底失去了倚靠——崔妃之父是博陵安平人崔峋,其母乃是楊貴妃的大姐,受封韓國夫人,都在馬嵬驛被一鍋端了;而崔妃雖生一子李邈,既未成年,且並不得乃父歡心。

博陵崔氏,由此逐漸向李適靠攏——因為李豫如今不好聯絡啊——李適賜給李汲的那些仆役,就都是崔氏的舊仆。

拉回來說,崔妃病逝,李豫卻既沒有別立正妃的意思,也不提把沈氏從洛陽接回來,李適多次哭求、哀懇,李豫每每砌詞推諉。李適也明白啊,老爹對於我親娘,多半已經寵衰恩盡了,他如今寵愛的是另一名側妃獨孤氏……

李適唯一能夠做的,就是跑皇帝駕前去告獨孤氏的刁狀,即便不能把那女人給扳倒吧,也不能讓她躥到我娘頭上去。太子若立正妃,非得我娘不可,否則的話,幹脆誰都別覬覦那個位子!

相比李豫來說,李適的自由度倒是大了很多,他既已成年,便不能跟隨父親搬入東宮,而必須住在百孫院,由此方便與外界聯絡。同時昏定晨省,他還不時能夠進入禁中或者東宮去——總不能禁止人祖孫、父子相見吧——無形中成為李亨與李豫之間,以及李豫與外朝之間的一條重要紐帶。

而且李汲琢磨著,說不定李輔國跟李豫之間的紐帶,也是小家夥你吧!

李適並未刻意隱瞞,直截了當地就說:“此番召長衛還都,其實是孤的意思……”言下之意,我爹才沒那頭腦呢,且如今除我之外,也無人可以向他獻策——“使長衛離開隴右,不能再捍拒蕃賊,大功難以覆立,聲名難以覆顯,長衛可怨懟孤麽?”

話都說得這麽明白,懇切了,李汲也便只得叉手道:“殿下言重了,若都中委實用得上汲,我自然萬死不辭。”

然而李汲再聰明,他也有猜不到的地方。首先,先把李汲“借”給李倓,去西陲長長見識、立立功勳,等級提高後再召回來為我所用,本是李豫進入東宮牢籠前的預定謀劃;其次,李汲立功的奏報才入長安,李適就先慌了,趕緊建議老爹——可以了,把長衛要回來吧,否則怕是其心將愈行愈遠,不再能為我父子之臣了!

因為李汲在禦蕃之戰中,出的風頭實在太大,甚至於兩京哄傳,民間藝人還編了小曲來唱;而李倓為了拉攏李汲,也自然會在捷奏中足量加三分地為之渲染。李適就覺得,這動向不對啊,危險啊,若由得李長衛再跟隴右呆下去,他或將徹徹底底變成王叔之人了。

還是趕緊召回來吧。

這些小九九,他自然不會跟李汲明說,而李汲只是拱手道:“我能否立功,全在太子、齊王,還有殿下,豈敢生什麽怨懟之心呢?只是對於隴右戰事,委實放心不下……”

李適就向李汲詳細打聽隴右的狀況,李汲毫無隱瞞,將實情和自己的憂慮都說了,李適沈吟道:“京畿兵糧兩缺,難以增援王叔……且待孤尋些知兵之人,再詳細籌謀吧。”

李汲趁機又說:“對於河北戰事,我亦頗感憂慮……齊王之意,與汲相同……”

二人一直懇談到夜半更深,李適方才辭去,李汲欲待送出門外——主要是想瞧瞧,你小子究竟是從哪兒摸進來的啊——卻被李適擺手阻止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第二天一早,李汲便遵照李適的吩咐,不再耽擱,直接跑去兵部報道,備案存檔,隨即又從兵部轉向禁中。他今天自然穿上官服了,是黑色垂角襆頭加深青色圓領錦袍,系八銙瑜石帶,自建福門進入大明宮。

守門的禁軍原本趾高氣昂,只斜眼看這青袍小吏,而等李汲遞上官憑後,當即換了一副面孔——那是左英武軍錄事參軍事啊,雖然咱屬羽林,但誰都知道羽林、龍武、神武都是空架子,唯英武軍才真能打,那怎麽敢得罪呢?

況且李汲雖為文職,卻隸屬於軍方,所以您橫刀也不必摘了,直接請進吧——當然了,馬得留在宮外,放心,我等會為參軍好生看護的。

北衙六軍的衙署,原本都在太極宮玄武門內,太極宮不用後,即遷至大明宮,位於玄武門——大明宮也有玄武門——和重玄門之間。然而玄武門終究是東內北門,往來城區,以及西內、南內、皇城都很不方便,由此新設英武軍,衙署定在了建福門內——位於東內的西南角上。

李汲問過了途徑,大步而往,來到左英武軍衙署前,高聲報名。旋聽一個尖細的嗓子叫道:“請李參軍趕緊進來吧,又不是外人,何必如此拘禮?”

進門一瞧,高踞上首的,果然是昔日曾經伺候過自己和李泌的那個宦官竇文場。

實話說李汲還沒想好,該怎麽跟竇文場相見呢——昔日主仆,如今變成了上下級關系,而且仆役反成上級,我是不在乎啊,姓竇的自己又會怎麽想?他會用何種態度來接見自己?倘若是小人得志,一朝高升便作威作福,我是不是先豁出去揍丫一頓啊?

終究自己要在左英武軍裏做一段時間屬吏的,倘若跟上官之間不對付,將來麻煩事兒太多了;尤其我還得提防著大閹,則誰有閑空再跟小閹鬥智哪?還不如先打服了再說……

誰想到才剛進門,朝上一叉手,竇文場當即就站起來了,幾步小跑來到李汲面前,張開雙臂,牢牢抱住:“李參軍,你可算是來了!”

李汲本能地朝後便躲——你一死太監,不要這麽熱情好嗎?很膈應人的!

當然嘴裏不能這麽說,只得道:“竇長史,上下有別,還當容我先向長史行禮。”

竇文場笑道:“你我本是故識,何必如此生分啊?如今左英武軍中,並無將帥,我排第一,李參軍排第二,難道還怕會有別官來揪我等的朝禮不成嗎?”松開雙手,一扯李汲的膀子:“來來,趕緊傍著我來坐。”

坐下之後,竇文場首先開言:“昔在行在,深感李參軍將齊王所賜膳食,分潤於我,至今口頰留香……”

李汲不由得暗挑大拇指:“聰明!我早就瞧出來你小子有前途了。”

竇文場之所以待自己這般熱情,在李汲看來,是因為他本屬李適私黨——這事兒李倓猜測過,李適昨晚也做了證實——而自己跟李適私下裏幾乎熟不拘禮,則死太監哪敢跟自己面前拿大啊?但這話不能明說,所以竇文場就借口是昔日吃過李汲的飯,所以才心生感激。

只為表態,咱們是一條道兒上的友朋啊,應當協力同心,不可生分嘍。

正說話間,忽聽一聲痰咳,隨即又一名宦官也不報名,直接邁入室內——正是右英武軍長史霍仙鳴。看霍仙鳴的表情,似乎不大高興,先朝李汲微微一揖,隨即伸手從腰間解下一個錦囊來,“啪”的一聲,拍在案上。

聽這動靜,錦囊內盛之物還挺沈重的。

竇文場一臉的得意,抓起錦囊來掂了一掂,問霍仙鳴道:“老霍你不服麽?”

霍仙鳴一梗脖子:“不服!”隨即朝向李汲,改為深深一揖,李汲急忙還禮:“霍長史這是何意?”

霍仙鳴道:“實不相瞞,我前日與這貨打賭,他說李參軍聞詔必歸長安,我說李參軍在隴右春風得意,既得齊王賞識,又能殺蕃立功,聲名響徹天下,如何會來長安枯坐官衙?結果竟是我輸了……因而請問李參軍,殺蕃賊不快活麽?為何要回朝來啊?”

李汲心說殺蕃賊自然快活,且跟陳桴、羿鐵錘那批軍將相處,也肯定比入宮來跟閹宦打交道要舒心哪,只是李豫見召,李倓也首肯了,我豈敢不歸?但卻假模假式地將面容一肅,朝北方拱一拱手:

“汲既為唐臣,豈可不遵朝廷之命?無論隴右禦蕃,還是入充禁衛,都是為了聖人,為了朝廷,豈能只顧自家快活與否?”

當然啦,他也知道這幾句話太過官腔,白癡才會信你呢,因而隨即微微一笑,對二宦道:“且既由二位主掌英武軍,昔日友朋,能得重聚,也是一樁喜事啊。”

霍仙鳴一抓李汲的手腕,言辭懇切地說道:“李二郎果然是大忠臣,我等並未看走眼,不怪太子與奉節郡王,對君寄望之深也。”

當初還在行在之時,李汲對於服侍他們兄弟的三名宦官,就有一定了解。那冉貓兒還是個孩子而已,天真爛漫,或者不如說壓根兒就沒啥心眼兒;竇、霍二人年齡稍大些,城府也深,而就外在的表現來看,竇文場慣以笑臉迎人,霍仙鳴卻喜怒無忌,但其實前者心裏究竟想些什麽,沒人猜得到,後者也只是佯裝性情中人,假裝對旁人不加設防罷了。

比方說,你瞧霍仙鳴今天的表現,他若是跟竇文場一樣,進來便笑語晏晏,必落人後,顯不出自家的獨特來;乃先假裝因為打賭輸了而不喜,開言質問李汲,李汲隨便回答幾句,便將顏色瞬間改換,還似有意似無意地提醒李汲:咱們都是太子和奉節郡王之人,你只要不起背叛之心,今後相處,必能融洽。

李汲不禁心說,這宮裏出來割了卵子的,都不是省油的燈啊……

二宦說定,晚間下值後,設宴為李汲接風,順便向他介紹諸位同僚。果然到了時候,文武畢至,文官主要是錄事和各曹參軍,武官主要是所謂的“四色官”。左右英武軍皆以宦官所充長史為軍主,錄事參軍事為其輔,故此竇、霍二宦居主位,李汲和右英武軍錄事參軍事居次位,餘皆下坐。

李汲註意觀察那個品級、職務與自己相同的右英武軍錄事參軍,見其人身量甚高——竟然比自己還高幾分,這得六尺還多好幾寸呢吧——國字臉,濃眉大眼,闊口長須,瞧上去相當英武,抑且頗為符合這年月的審美。

霍仙鳴向他介紹說:“此馬洵美也,汝州英才。”

對方趕緊起身,向李汲施禮道:“不敢,仆是馬燧,李參軍呼我的名字便可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